阿嬷离开我三年多了,她的生日是中秋,她的名字是桂花,而我在她走后没多久就到了这个种满桂花的城市,每到秋高气爽的季节,空气里飘荡的都是桂花的香气。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家乡的桂花树,想起阿嬷,更是怀念阿嬷煮的那碗清清淡淡,色泽分明的鼎边糊。
很小的时候站灶头,阿嬷教我下米煮饭,烧菜下面。记得第一次煮鼎边糊,没有经验,相同的步骤,煮出来的那是满锅的米糊,没有多少的配菜,没有阿嬷煮的好看,爸爸妈妈却给了我最大的肯定,称赞道:“阿妹,不错,不错,会煮鼎边糊了,味道刚刚好,不咸也不淡,很好,很好。”不说厨艺多好,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鼎边糊味道依然没有阿嬷的神韵。
多年前的经济没有现在好,配料也简单,阿嬷备好,发好的干香菇,小小的虾米,家乡独有的芥兰菜,切的细细的肉丝,关键的是她调的米糊的浓稠程度是刚刚的好。家里烧的是柴火灶,而烧鼎边糊的是山上落叶松的松针,热锅爆香葱头,姜块,下香菇,芥兰头烧开,加水煮沸,用勺子舀一勺,快速的在鼎边浇一圈,盖上锅盖,嘱咐灶下烧火的我,添一把松针,煮开了,掀开盖子,米糊已成片,薄薄的一层就落入了锅中。往复几次,直到米糊用尽,洒入芥兰叶子,调味起锅,鼎边糊就成了。白色的米糊片片中点缀着绿菜叶,香菇,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游离家乡已多年,最难忘记的是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清晨或是傍晚,那是记忆中再也难出现的画面。一个人对故乡的记忆更多的是食物的味道,就像阿嬷的鼎边糊一样,至今难忘。
(爱写作网iixz.com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