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学校安排我们来到了武进凤凰谷的美术馆,参加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由常州梳篦第八代传承人刑良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常州梳子的历史沿革。我们认真地听着刑老师讲到:梳篦,又名“栉”,始于1959年,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当年陈七子因为犯了错,进入了监狱,他把受刑罚的竹条捡起来编成一条,擦掉身上的污垢,将此取名为“篦箕”。刑老师还自豪地告诉我们: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现常州梳篦已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接着我们在刑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做了一把梳子,当了一回“手艺人”,学习“工匠精神”。刑老师告诉我们,“梳子有28道工序,篦箕有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很重要,一丁点小的差错都会导致整个梳篦做废掉。”大家认真聆听,不时向刑老师探讨制作细节,我被工匠师傅们坚定、踏实、精雕细琢、追求极到的工匠精神所折服。最后,我们在刑老师的帮助下,亲自体验了梳子的制作。
每一把梳篦精美的制作,靠的是工匠师傅不断追求细节的品质,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体会到了无论哪个行业的工作,“工匠精神”必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