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贵”与“富”是紧紧相连的,只有富人才有可能被称为贵族。在那些人眼中,有钱就是“富”,“富”了必然就会“贵”,“贵”便成为了他们口中所谓的贵族。我认为“富”与“贵”之间相距很远。它们是不能划等号的,富有的如果仅仅只是钱,那么与贵族实在是没有太大关系。
英国皇室把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了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哈里王子身份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甘愿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很多的中国人认为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出国旅游,开奔驰宝马;有的认为自己有钱,就没人可以管他们了,在卢浮宫前泡脚,在神圣的广场上跳舞,在古老的建筑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些难道就是“贵族们”该做的事情吗?那些所谓的灯红酒绿,挥金如土,纨绔不羁难道就是贵族们应该过的生活吗?我认为,这不是什么贵族精神,而是典型的暴发户表现。
我认为那“气场”就是一种贵族精神。君子可以被称作为贵族,他们不在乎身外之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很难得的。
西方中世纪与中国春秋时期非常相似,打仗就和过家家一样。公元1135年,英国的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了,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本身就在英国,捷足先登,抢先上位。亨利二世此时远在欧洲大陆,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愤不平,在欧洲组织了一支雇佣军来攻打斯蒂芬。那个时候亨利二世还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兵的时候什么也没有筹划好,所以千里迢迢赶过来的时候,刚上岸就发现钱已经用光了。这个时候亨利二世做出了一个我们中国人绝对想不到的选择,他给对手斯蒂芬写了一封求援信,说他准备不周,没了粮草,问斯蒂芬能不能接济一下他,让他把雇佣军遣散,让他们回欧洲。斯蒂芬居然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笔钱让他回去。可后来亨利二世竟然第二次发动了同样的战争来争夺皇位。人家当初接济你,你现在又反过来咬人家一口,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忘恩负义的。而欧洲贵族认为对手的宽容是理所应当的,该竞争的时候还是要接着竞争的。所以几年之后,亨利二世再次率领大军,卷土重来。这时他经历丰富,羽翼渐满。所以在战场上最终打败了斯蒂芬,取得了胜利。结果却很有意思,他和斯蒂芬签订了一个协议,就是这王位还是由斯蒂芬来做,把亨利二世立为太子,一旦斯蒂芬百年之后,再由亨利二世来继承皇位。
贵族精神和物质条件没太大关系。一个残疾的老人,自己生活就不好,还一直拾废品,用自己的低保钱救助了十多个孩子读大学,而这些孩子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富裕的老奶奶,看过报道之后才知道,其实这个好心人并没有比自己家境好很多。
想成为一个贵族并不是有钱就可以的,精神和物质,精神高贵得多,那些真正的贵族们不会像假贵族一样,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去算计别人,而是经常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