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是在六年级上册时投的,当时,我闲着没事,又看了一本名为《落叶归根》的书籍,感悟不少,就提笔写下了一篇名为《思念》的文章,投了过去,当时我对于投给刊物没有信心,就在一个网站发表了,等着它的审稿。本来我对于投稿是没有信心的,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茵嘛,我居然被那个小网站看中了,登上了当日的前十名。我激动极了,激动之余,我冷静下来,对自己说:“既有一为何不能有二?大作家从来是不会骄傲的,更不会因为投了一次稿成功了就激动万分。”我强制自己静下心来,又拿起了笔,写了起来。不久,一篇豆腐块的文章变完工了,我抱着草稿纸来到了电脑桌前,把稿子一放,打开word,开始打起字来,打完后,又反复修改了几次,把稿件投了过去。感到困了,走到床前,倒头便睡。
第二天早晨起来,我揉了揉朦胧的双眼,来到了电脑桌前,开了电脑,居然又审核过去了,努力果真还没有白费,我兴奋极了,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因为当时是上学期间,我只能耐着性子在学校待了一天晚上写完作业以后再写文章,有时写两篇,有时写三篇,这是我给自己规定的目标。慢慢地,我不再在意我一天写多少篇文章了,而是在乎我一天,不,准确地来说应该是一个晚上能写多少个字,我给自己限定每晚不少于两千字。有的时候我会写一篇散文,一篇就能一千多字,但散文我个人认定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所以也就要有亲身经历,所以不是每天都有散文可以写的,有的时候实在写不出来了,因为没有灵感嘛,那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是什么。我对自己说:“既然没有灵感的话,那就看书吧,说不定能琢磨灵感出来呢。”但灵感似乎偏偏要和我作对,常常要到九点半或者十点灵感才出来,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写文章。
我的妈妈听说我没有灵感很奇怪,说:“其实灵感不难找啊,你可以写人啊,每天学校有什么见闻啊,都可以写。”我只能苦笑道:“投稿也不是随便投的,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自己很有感悟的,文章有感情,人家才看。这写作写作,其实不就是写出好文章来给读者看嘛,你自己都没有感情,又叫读者如何认可你的文章呢。”妈妈无奈地耸了耸肩。我并不在意,我虽然是在投稿,但我认为稿子也不是随便写的,如果要谈天扯地地写,那还不如不写呢。
但妈妈也是真心想做我的“军师”,又为我“出谋划第”,她说:“其实你在学校下课不是没事吗?那就把灵感记下来嘛;如果没有灵感,你就可以在那个时候想,列在纸上;想完后,你可以列大刊啊!这样你晚上写作不就省事多了吗?”我一想,心中立即呼出三个字:有道理!一试,还真有效,晚上写作省了不少时间呢。但这个方法的结果是我常常熬夜——因为有空出时间,我便接着写,结果写了一半到了睡觉点时,不敢停,怕思路跑了,继续写到了十一点半。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闭着眼睛也能做。写了不久,我便又想了一个法子:字数写完后,就不写了,去看书,或者去找灵感,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
后来放假了,便不怕写到十一点了,但是结果是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也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没办法,实在没办法,因为我实在太困了,有理智提醒我应该起来,但是眼睛又慢慢地闭住了。不过,我还是很满意的。当时一天写两千多字,我感到很满意,也就是一天能投上十一二篇文章,能有十块钱的稿费收入。
后来,我爸爸在书店给我买回了一本薄薄的《我的创作经历》,一看作者,原来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文章,看完后,我感悟不少,突然突发奇想,心血来潮,想要写一篇动物文学,说干就干,一篇题为《猎犬》的文章很快就写完了,投了过去,不料被拒稿,说是不收动物文学,我并不灰心,又向另一个大网站投去,终于入选了。
但是第二次投稿时又被拒审了,因为太长,被认为是短篇小说,我并不灰心,相信这个网站不要,一定会有别的网站要,但是接连的碰壁使我降低了不少信心。最后我抱着近乎绝望的心理把这篇文章投到了99作文网里,终于入选了。
接下来,我再接再厉,又写了不少动物童话,如《狼王黑啸》、《象母泪》、《领路狼》等,其中最使我满意的无非是《象母泪》了,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什么地方,我都进行了呕心沥血地修改,可算是天不负有心人,我的《象母泪》得了五块钱稿费。
从那之后,我便以动物文学为主,散文和抒情文为副来投稿,毕竟“打十口浅井不如打一口深井”嘛,我便顺着动物童话这条道路走了下去,但我的动物童话和沈石溪的作品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人和动物和谐共处”这一永恒的话题来写着,以揭示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我在不断地写作中文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还学会了“出奇制胜”这一方法,比如别人写“记得我十岁的时候”,我则会反过来说“那年,我十岁”,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到了开学,我的文笔已经好了很多,虽然仍比不上那些长期在投稿的作者,但起码我已经比没有投稿的我好了很多,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所以我只和自己竞争,争取进步!
虽然我还要继续写作,虽然我的投稿生涯是漫长的,但是最初的那段酸甜苦辣咸,我不会忘记,那是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