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别的眷恋。家的三面环山,唯独前面有一条小溪,小溪绕着村寨脚下缓缓流淌。盛夏时节,小溪沟里洗澡、摸鱼、抓虾、捉蟹,笑声、骂声、哭声汇聚一起,小溪就变成了童年的天堂,成了记忆里的一块铁。
入春不久,不知名的野花就早早地用它多情的身姿点缀了寂寞的山坡,放眼望去,东一簇红紫、西一丛嫩绿的好不热闹。竹鸡、画眉、麻雀的叫声穿行其中,整座山坡开始热闹起来。远处的树林中偶尔出现了一两头吃草的黄牛,与枝头上欢乐的小鸟比起来,此时黄牛庞大的身躯真象一个外星物种。它默默地吃着杂草,有时还会长“哞”一声来回应林间小鸟的歌舞,受惊的小鸟稍稍安静一会,然后又继续纵情歌唱。仿佛这片山林只属于小鸟的天堂,真感谢大自然给了我家一个免费的后花园。
依山而居,靠山吃山,记忆里的童年总是与吃结缘。三月泡、油茶泡、山楂、竹笋、野磨菇、八月瓜、板栗等不知名的蔬菜与野果诱惑着童年的味蕾,更不要说自家菜园边散种的桃、李、梨、柑桔、枇杷了。父母亲总能在不同的季节找到不同的食材与野果,没有海味的鲜,但山珍的嫩是绝对没有夸张的。真感恩大自然这位魔术大师,变着花样改变着家里的菜蓝子。
现在可不一样了,父母进城务工,田土退耕还林,山里的食村与野果也没人去采了。山林还是那座山林,只是树木变得更加高大,林下的野草变稀了,不知以前的那些小鸟是否还在。
打工富裕了的人们纷纷搬家进了县城,山村的那条小溪依然日夜不知疲倦地流淌,没了儿时小伙伴的打闹,那里的鱼虾是否也寂寞,能否安祥。
上中学后,通过七年级的生物学习,让我开了眼界,知道了地球的直径长达一万多千米,而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它的恩赐。
时代在发展,山村人们的眼界也在改变。从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维发生了质变的跨越。我们要合理开发大山,科学认识大山真面目,努力保护大山资源,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大山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眷顾。努力学习,将来更好的服务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