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海的夜晚-写景作文1400字,对于上海,我是有一定认识的。对于鲁迅先生与上海的渊源,我也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可是,这些“认识”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荧屏之上。但今夜的上海,让我对鲁迅先生又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出了人民广场地铁站,街的两边,尽是些新建的时尚建筑与精致的店铺,店铺前的霓虹灯和招牌灯箱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展示着21世纪“魔都”特有的繁华,与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洋人当道,欺压华人的旧上海截然不同嘛。这儿,哪能寻来半点鲁迅先生那个时代的气息?
沿着南京路步行街的两边继续前行,渐渐地,出现了一些旧上海遗留下来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大都是像彭湃故居一样有着欧罗巴风格的墙壁,白得赛雪的小洋楼,也有像李公馆(中共一大会址)一般的青砖夹杂着红砖,不时有拱门环其四周的石库门民居。这些建筑,该是像上海的地标——外滩钟楼一样,在上海开埠之时,经由洋人之手问世,又由中国人之手保存下来的“杰作”吧。它们身上的每一块砖,每一根立柱,都像是被刻上了字,它们在向我倾诉上海开埠、洋人入城以及海派风俗诞生的那段为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历史。
循着繁华的街,顶着夏夜的酷暑,疲倦的双腿和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如潮的人群,渐渐消除了我寻访的热情。就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父亲却指着一个人影阑珊的地方,兴奋地大声疾呼:“儿子,儿子,快看啊!”我把头扭过去,满脸的狐疑,心忖,一个人影阑珊的店门口,怎会有先生遗留的气息呢?
待走近了定睛一看,原来是王开照相馆的展示橱窗,眼前的那张相片使我不由一惊——竟是一张鲁迅先生的全家福!
只见先生安详地端坐着,一手护着约莫三四岁大的儿子——周海婴,长期的工作让先生的身形消瘦了许多,他脸上的安详,掩盖不住眼神的忧郁与坚毅。先生的妻子并坐在他身旁,嘴角扬着微笑,似乎正分享着团聚的欢乐与欣喜,又似乎尽情沐浴着亲情的春风。她的笑,与先生的安详,和幼子的童真,汇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
凝望着照片,我的目光,又一次停留在先生那平静安详又不乏深邃坚毅的战斗者独有的目光上。那目光的犀利与深刻,非常人所能及,在那个多事之秋,他临危不惧,“威武不能屈”,在纷乱中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清醒头脑,洞察时事,抨击当年帝国主义的罪恶与国民政府的软弱。
上海,1927-1936年,鲁迅先生将生命的最后十年都留在了这里。居住在上海的那些时日,正值“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开端之时,那时的国民党当局却绥靖妥协,任由日本侵略军在自己的国土上肆意横行,就好像任由一个强盗在自己家中烧杀劫掠一般。在上海,鲁迅先生从各种途径知晓了事实与真相,他愤慨难陈,胸中激荡着一股战斗的激情。他手中没有枪炮,却只有一支笔,但先生就以笔为武器,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战斗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他在文中痛陈当局弥漫的抗战失败论和国人的悲观情绪,但他在痛陈之余,也吼出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民族最强音。正是他,唤醒了中国人麻木的心灵,给中国人心灵中注入一剂猛药,一剂苦药,更是一剂良药。也正是他,唤起了数万万同胞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燃起了全民族抗争的斗志!虽然先生没能亲手迎来最后的胜利,但在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丰碑上,一定会镌刻着他不朽的英名。
夜深了,黄浦江静静地流淌着。对岸的东方明珠塔,五光十色,绚丽繁华。眼前的这一切,不正是先生毕生追求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