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真感动-那一次作文1200字。待秋的广州,时而而阴云密布,时而艳阳高照,让你琢磨不透,。站在讲台之上,听见了笔尖发出的“沙沙”声,像是听见一曲希望之歌,又如是在描绘着美好的明天,于我是即希冀着坐着的孩子是在勾画着蓝天的美好,可一些琐事却扰了一片怡然的美好,心底就如广州此时的天空一样时而阴云密布,时而是蓝天白云。
听着笔尖的声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好似学生们没有确切给予我回复,一些愁苦的思绪的无由地滋生,不由得让我想起那一件事。
那是一个秋季,一个让我时时想起的日子。阳光从树枝的缝隙中,透过木制的窗户,跳进了教室里。一群刚读三年级的孩子坐在一个瓦房盖的顶,灰砖盖的房子里,正读着一本晕黄色的语文课本。立在一张破旧的课桌上的黑板上工整的写着:《让我们荡起双桨》。额上布满汗珠的老师正带着学生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整齐又响亮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嗡嗡作响。
看到八十年代的建筑写着毛主席语录,心生的好奇总会让人有探究的想法。于是,我蹲在窗前像一个学生,单脚跨着,身子依在土墙上,也没在意沾满衣袖和裤脚的土灰了,便拿着手里的相机“啪,啪,啪”的拍了几张学生们认真读书的照片,正当我擦拭着相机的显示屏对校时,老师的课结束了,便安排了学生们写着黑板上的生字。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或许是没有听清他说什么。他又伸出右手挠了挠眼角的眼眶,很礼貌的招呼着我到他的办公室去坐坐,手忙脚乱的给我倒了杯水。
走进他的办公室一看,与其说是办公室,还不说是卧室,窗前一张摆满作业和书籍的课桌,旁边有一张又长又窄的条凳,再往前一点就是一张木制的老式“大床”,床下放着几双鞋还要脸盆什么的。
我想,不是领导,这会他必对我显得生疏些。可我没想到的是他给拉起了家常,谈及了他根植一线,扎根山区的教学经历,谈及时津津乐道,他的话语里没有抱怨,没有听到独身在山区孤寂的哀愁。
作为同行,有着共同的话题,共鸣是很容易产生。跟他聊的时候,眼边余光扫描了下他的书桌上摆设。书桌不过就是一张破烂报废的课桌,批红的作业写着激励的话语,还有些教参、文学名著摆在了最显眼的窗户边。望着斑点遍布脸庞的他,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有了些感慨。
当我问起,他平时怎么生活时,他却直言不讳。譬如给我提起了因为周末要去家访,还要备课,很多时候不能回家,看见很多孩子留守求知的渴望时,他流泪了,或是有心力不足。为了不让我看见,他挠了挠后脑勺,又取下眼眶擦拭了下,试图掩饰流泪。
于这场景,我是不敢问下去了,我害怕了,我害怕自己也忍不住。便问及了他最近过得怎么样。他舒了一口气,眼角便还带着红丝,又淡然的对我:“女儿过得很好,跟***妈的,我在这学生们成绩慢慢也有进步,偶尔也进城买些书,或是参加局里的会议。”
于此,一瓣木棉花凭空而落,从眼线中掠过,花瓣的边角已有些枯萎,一眼就可望见,可引人注目的还是那花蕊的灿烂。于跟前的学生在求知中迷惘,在求知中着急,我又岂能只看见花瓣枯萎的边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