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扁担-记叙文600字,我们家的墙院子打横一根爷爷用了几十年的遍担。如今变成晒腊肉的专用工具。爷爷的扁担是用松柏树制成的。2米长,两公斤重,光着的透着亮。听爷爷说,这一根扁担是太爷爷解放初期从温州市挑货上去的。尽管经历了几代人的风雨沧桑,却愈渐柔韧性经久耐用,担上一百多斤重货品吱吱作响,好像歌唱一般。
爷爷的扁担是那般关键。听爸爸讲,以往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全靠这一根扁担。春季,爷爷用它把化肥一担一担地选到田里田里,为粮食作物上肥,期待有一个好兆头。夏季,或是用它将麦子、蔬菜水果一担一担地挑回家。秋季,一样用它把水稻挑回家,晾干后,入了仓。冬季,爷爷仍然用它把芋头一担一担地挑回家,晒芋头丝,作为谷物。爷爷的扁担不仅用于获得农作物,并且日常日常生活也离不了它。
每日天不亮,爷爷很早醒来,担上纯净水桶到村头的那口老井中抬水,把家中的大水缸装满。有时候,还用它担些东西到市集上,换些日常生活用品。农闲每一个转晴的日子,爷爷就上山打柴。天刚蒙蒙亮,爷爷便将扁担、绳索准备好,吃过饭,携带干食,踏着月色进了山。每日都需要往返踏入好几十里新路。一个冬季出来,门口便垛起爷爷用扁担从山间一担一担挑回家的柴堆。在寒冷的冬天里,爷爷的手都是会裂出一道道血口。
现如今,家中盖起来了房子,装上太阳能发电、饮用水,从此不必到那口老井里抬水了。家中还增添了燃气灶,买来电饭煲,从此无需早出晚归到山顶打柴了。十几年前,家中就买来农用三轮车,村内混凝土地面四通八达,免去了到田间挑东西的疲劳。公共汽车到村头,哪儿还听获得扁担在市集上的轻吟声。中国改革开放30很多年来,乡村产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农户的生活是一路领先节节高升。爷爷的扁担早就“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