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我始终觉得和孩子本身难以交流,他们最多只会装出似懂非懂的样子,不能完全领会我的意图;所以,不如写给家长,在日后漫长的岁月中引导自己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文章就写得好,那么就会一直好下去,而这样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爱读书。
我上初中的时候,就读完了国外所有名著,但基本都是简写版。那个时候唯一看了一本原著《巴黎圣母院》,看到第21页还在描写巴黎圣母院的场景,我就有点想放弃,其实书中的细节描写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势,但是小孩子哪里懂呢?我当时是连《红楼梦》原著都看了两遍的人,竟然看不下去一本《巴黎圣母院》.
所以我各位家长,初中时期,推荐孩子阅读国外名著的简写版,至少让他们了解故事梗概,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引用。比如,《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可以激发去探讨“美与丑,外表与心灵”的话题,别动不动就《白雪公主》里善良的小矮人和的,童话尽量不要写到作文里。《绿屋的安妮》可以引申出“励志,奋斗,改写命运”的立意;读《简爱》可以提炼出一个追求,平等,敢于和社会传统习俗说“No”的形象;还有《音乐之声》里的家庭教师,其实这都是一些励志的案例,随处都可以提取,不要动不动就写雷锋好吗?
当然,如果你要写童话,请选王尔德的童话,推荐两个---《快乐王子》和《多里安格雷的画像》;前者讲述了奉献,一个贴满金片的塑像“王子”让一只燕子把他身上的金片和眼睛里的蓝宝石送给城里的每个穷人,最后只剩下看不见的双目和黑黢黢的铜体,被焚化然后丢进垃圾桶,但是心却留在了天堂。后者讲述了外表和内心的关系,即使外表再美,内心的变化也会折射在脸上,也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王尔德的童话从来不是给小孩子看的,充满了哲学的意味,引人深思。还有安妮宝贝的书,虽然情节不太正面,文字功底极强,可以模仿,你管人家是不是银镯体呢?她有一次写时期的惶惶“有疾病泛滥,正变成一个惊惧不安的城市。一时街上空落,雀鸟无声。这个,第一次让人死亡离得这样近,所有曾经沉溺和在工作中的人都安静下来。他们开始独处,平息下来。但当疾病过去,一切亦会恢复原状。所有的不甘又会重新复苏。不会有什么不同,也许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因为曾面对死亡获得改变,那些盲的人不会”你敢说这句话不好?不能用在写关于污染,人性,以及社会问题的作文中?
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学校会给我们发很多课外读物,可是有几个人认真看了呢?基本都是束之高阁了。我庆幸我娘时刻督促我阅读。当你脑中有这么十几二十本书的时候,素材还不是信手拈来?别再为自己作业多,学业忙没时间读书找借口了。
而学校要求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对于很多东西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来自于一些名篇,比如写花朵的时候,总会写“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玉” ,这便是朱自清的《春》,后来你发现一直停留在这个水平,无法逾越,原因就是在于---它太经典了!已经植入你脑海!但这就有一个问题,所有人都在写这一段,老师都要看吐了!所以,你就得写点不一样的!
在描写景物以及人物细腻情感方面,推荐朱自清所有的书,所有的!!《背影》里写他老爸步履蹒跚提着一袋橘子走过月台那段,经典到爆!“潸然泪下”就是这么被大家学会的!《匆匆》里用了几个大牛排(牛逼的排比)“洗手的时候,时间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就问:经典不经典?还什么时光飞逝转眼间,俗!再谈《冬天》写感情,他写和他爸对坐着吃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豆腐蘸着酱油吃,两人对着雾气道不尽心中事;再写某日他于楼下抬头看见妻子在窗口做缝纫等他归家,他写“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中总是温暖的”可以说,读完朱自清全集,初中作文必满分。当然,如果加一点古诗词更好,描写秋菊或一切白色的花朵时,可以引用红楼梦原句“偷的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绝对经典!
当然,不易。我天生记忆力好,很多东西过目不忘(仅限于自己喜欢的),数学公式一个记不住,所以说,如果没有兴趣,一切等于零。这种兴趣,还是需要家长培养啊!
“第一个把姑娘脸蛋比喻成苹果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材”如果想要和别人不一样,就要另辟蹊径。平时喜欢的电影,电视剧,新闻里面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作为素材和论据,言之成理即可。
在作文之中,这个很重要,也就是说,运用素材来给自己制造“论点”很重要。同样一个东西,可以成为你的正方论据、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反方论据。比如看了《致青春》这个电影,有人觉得青春就是热血就是经历,而有人认为这是颓废这是,anyway,言之成理即可,关键你得看过。
所以平时家长不能管束孩子太多,电影电视剧要看,歌要听。有时候歌词中也都是金句。比如林夕的“原来你非不快乐,只你一人未发觉”就可以引申出“快乐源于自己的内心而非的种种” ,如果你能记得,最好把半首歌词都抄下来,既能凑字数,也能展现你的好品味。
再比如,很多人写月光,总“皎洁”二字,似乎很难突破,读梁文道的一篇文章读到了另一种写法“今晚的月光特别清,这时候煮一壶茶,展卷细读,我的心仿佛也溶进几百年前的杭州去了,多么典雅优美,令人神往”这句话背下来有两个妙处,一是记得了怎么写月光,而是可以把“杭州”二字替换成你想写的任何地方,来表达“思念某地”的情感,晓得了伐?
我从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超幸运一直都有好的语文老师!小学语文老师自费给我们购买作文书,让我们段落;初中语文老师推荐我们发稿到《儿童文学》,指导我们订阅各种对写作有益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个大牛,晚自习时间力排别的老师(他是班主任兼教研组长),给我们看各种电影和电视剧(与课本内容相关),几乎所有名著改编的电影全看了,上课从来不看课本,知识面渊博地吓人,推荐我们读《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丑陋的中国人》。他的业余时间都在读书,怎能不是一个好老师呢?高中时期,同班好几个同学都在其指导下发表了小说,给力。
最近《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上映了,里面有一句话---“此处心安是吾乡” 。
所以,知道怎么写作文了吗?所有的谋篇布局,承上启下,前后呼应,都不是模版,都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的。
我写文章,最擅长“诗词开头,诗词结尾”其实是“总分总,引出下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可我完全无意识,怎么开心怎么写喽。
而所谓的逻辑严密,论证论据,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而是水到渠成。所以,没有“列提纲”这一说。当你把一切都限定死了,你的作文也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