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师,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在与她相拥的两年中,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她的呵护下,我谱写了人生最华丽的乐章。在这里,我学到了知识;在这里,我修正了品格;在这里,我遇到了高师;在这里,我交结了知己;在这里,我收获了爱情;在这里,我成就了事业。
忘不了啊!一九七六年的深秋,风轻云淡,万象更新,我们这批最后推荐选拔的工农兵学员,带着领袖的嘱托,带着领导的期望,带着哪来哪去的豪迈誓言,踏入她的怀抱。
五寨师范,是晋西北文化的摇篮,尽管没有其他大学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大城市里的流光溢彩,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普通、那样的平凡,然而她就像这片黄土地一样,平凡之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大家,有励精图治、厚德载物的老一辈教育楷模,是我们这些寒门学子读书求学的最佳场所,杜超生老师严谨务实的教学风格,肖耀先老师神情并茂的讲课艺术,金佑芳老师惟妙惟肖的逻辑推理,杜乃恒老师井井有条的数理分析,石锐锋老师风趣幽默的说学逗唱……
还有很多年轻教师,李新民老师,王彦炯老师,贾志清老师,朱建明老师——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既是我们的良师,又是我们的益友;他们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而且让我们学会了做人。与他们相处的两年,我们受益匪浅,和他们并肩走过的路,我们终生难忘。
漫步五师的日子,我们不仅结识了众多名师大家,而且交结了许多知心朋友。这种交结没有利益驱使,没有金钱诱惑;这种交结是纯真的同学情谊,是纯粹的真情实感。
我们这辈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尽管没有像父辈们那样扛过枪,打过仗,但我们有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经历,我们是讲信誉的一代,是有担当的一代,我们的一句承诺,便是终生守候;我们的一朝牵手,就是地老天荒。
回首往事,多少甜蜜的故事,如同昨天;多少美好的回忆,就在眼前。
忘不了啊:李焕堂同学的《打金钱》,唱得是那样地道,那样的情真意切;苗占山同学的《奔驰在千里草原》,拉得是那样激情四射,那样充满活力;侯班长的年终总结报告,是那样的入情入理,引人入胜……
忘不了:刘慧卿同学的广播,让人听得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双驹、三文、薛荣、永茂等同学,他们的学业是那样的优秀,那样的出彩;张玉琴同学、张英英同学的板书,是那样刚劲有力,那样端庄大气……
同时我也忘不了:那充满活力的男生宿舍,能睡十个人的两铺顺山大炕,成为我们海阔天空的笑柄;教室每天息灯的刹那间,是男女同学握手绝佳时间;每次看电影发票时,是各路神仙大显身手机会……
我更忘不了:为我牵线搭桥的红娘李翠英。没有她的搭桥,也许我至今还是单身一人……
忘不了啊!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是我们青春的足迹,是我们如花的岁月哟!
2017年,25班部分同学与班主任李新民老师聚会、合影(后排右三为本文作者)
五师,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地方——二道河的流水,至今传唱着我们的故事;四道河的窑洞,还记载着我们曾经的过往。福车梁,前右所的黄土地哟!曾经留下过我们青春的足印。老华同学你还记得吗?在前所浇地时,你的心里是否想过南坪那个她。
我们清楚地记得:在校宣队的时候,朱老师和我们排练节目的情景——当年的朱老师,风流倜傥,激情四溢,不辞劳苦,手把手教我们拉二胡、吹笛子、弹扬琴……
河曲的乔梅枝,五寨的余玉莲,苗占山,岢岚的李焕堂,宁武的王增才———他们个个多才多艺,是我们校宣队的骨干。我还清楚地记着,在李家坪慰问演出的舞蹈《天大旱人大干》,博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在阳方口煤矿的慰问演出《阳方口煤矿在前进》,深受矿工们的喜欢。
五师——母校!我们不会忘记,是她的那片蓝天为我们托起明天的太阳,是她的那片热土奠基了晋西北文化的摇篮!
2017年,25班部分师生聚会、合影(第二排右一为本文作者)
春花秋月,寒来暑往。蓦然回首,已是流年岁月,1978——2018,整整四十个年头。四十年弹指一挥,当我们再一次回眸,一切都已是过去——
曾经的那片砖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座座高楼大厦。时代在进步,学校在发展,当年的五寨师范学校,如今更名为忻州师院五寨分院;但门前那棵大槐树,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采,尽管它的躯干有点枯萎,然而它的枝叶还是那样的茂盛,仰望蓝天白云,手捧着脚下的泥土,多少往事,多少回忆,刹那间一齐涌上心头……
啊,五寨师范,她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是我们叙不完的情……
(2018年8月20日,写于宁武)
爱写作网iixz.com刘艳召原创,转载请注明!